博物馆监控防盗六种技术大揭秘:高科技赋能文物保护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3-10-05 信息来源:星火网防科技
近年来,“博物馆热”悄然兴起,文博游成为出游“新宠”。今年十一,史上最热国庆黄金周,“博物馆热”正持续升温,成为大家的热门目的地之选。热度越高,关注越多。前段时间,国外“大英博物馆约有2000件藏品失踪”和国内“四川成都生命奥秘博物馆枪鱼标本肋骨被掰断”两则新闻,让有关博物馆的安保问题,再次成为大众焦点。不由发问:“大英博物馆文物被盗,国内博物馆安保加强了吗?”而博物馆文物的不可复制、脆弱易损、公

近年来,“博物馆热”悄然兴起,文博游成为出游“新宠”。今年十一,史上最热国庆黄金周,“博物馆热”正持续升温,成为大家的热门目的地之选。

热度越高,关注越多。前段时间,国外“大英博物馆约有2000件藏品失踪”和国内“四川成都生命奥秘博物馆枪鱼标本肋骨被掰断”两则新闻,让有关博物馆的安保问题,再次成为大众焦点。不由发问:“大英博物馆文物被盗,国内博物馆安保加强了吗?”而博物馆文物的不可复制、脆弱易损、公开展览等特点,要求其安防工作,既需智慧,更需可靠的技术。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发生的艺术品盗窃案超过5万起,而博物馆是重灾区。文物的频频失窃是一场“全球性灾难”,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数字技术与博物馆的融合发展处于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交叠阶段的当下,如何利用最新技术赋能文物防盗,成为大家极为关切的问题。

盗窃案频发的背后是盗窃犯盗窃手段的不断升级,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落地安防,博物馆防盗技术也在持续迭代,为文物保护筑起防盗墙!

下文将围绕行窃的惯常行径轨迹对最新博物馆防盗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周界防范:微波雷达——一触即发

微波雷达是周界防护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手段,具备灵敏度高、抗环境干扰能力强、探测距离远、综合成本低等优点。在博物馆周界布设区域立体微波雷达系统,当有人员入侵时,系统一触即发,自动感知、精准定位、实时跟踪目标,通过平台联动相应防区的视频监控和电子地图,采取相关措施,构建博物馆安防的第一道防线。

2023年7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在其周界区域,除热成像、振动光纤等技术外,主要运用了最新的立体微波雷达技术,对楼体面周界进行多方式、全方位监测,对外围周界进行全天候、立体化监测,快速、精准定位异常入侵,并联动声光报警,及时预警异常信息,提升三星堆博物馆的安全保障效率。

实体防护:智能门锁——铜墙铁壁

如今,“把门将军”正变得越来越安全、便利和智能。虹膜识别技术、静脉识别技术可以说是现有最安全、精准的生物识别技术,目前仅有少数高端智能锁采用了两类技术,实现了刷眼、刷静脉即可开锁,构筑了实体防护的“铜墙铁壁”。但不少博物馆受到“古建不得损坏”“必须与现有安防系统无缝对接”“恶劣的室外使用环境”等条件限制,不用指纹不用声控,不刷眼也不刷静脉。

如2016年,故宫2750扇门统一更换了为其量身定制的新门锁——无线电子挂锁门禁系统。每把锁都有“故宫专用”的字样,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元素,但没有一般锁插钥匙的地方。因为该系统是由电子挂锁、电子钥匙、智能手持机、无线转发器、无线接收主机、电子钥匙读写器、报警系统服务软件等七个超级复杂结构组成,可实时监控门禁的开闭状态,自动识别开门者身份,对非法开锁等异常情况实现远程报警,且对院馆的门禁开闭管理也做到集中监控,并留下每一道门的开启记录,永久保存,实现可追溯。想通过破解这把锁来实施偷盗难度不亚于抢劫银行。

故宫每扇门锁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名字有编码,实现了门禁系统全面升级,安防技术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为全国6565家(2022年数据)博物馆提供了一个示范和样板。

△故宫博物院每扇门独一无二的电子挂锁 ;故宫防盗黑科技之“金甲卫士”

虽说博物馆文物收藏、展示等区域受限不便使用智能门锁技术,但公共服务区域可实现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自由。如2021年,一批搭载自主研发虹膜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储物柜在首都博物馆完成安装调试,开创无接触刷“眼”新时代。

△首都博物馆虹膜识别技术智能储物柜

入侵探测:红外热像——暗夜之眼

窃贼大多选择在“月黑风高”的黑夜作案,在进入博物馆时切断部分场馆的照明电源,此时,不需要任何补光设备就能正常成像的红外热像仪,可隐蔽在暗中发现犯罪活动,充当“暗夜之眼”的角色,穿透黑暗,揭示真相,发挥防盗监控作用。

红外热像仪本质上也是视频监控技术的一种。当前,最先进的红外热像仪具有防遮挡功能。因其可不受昼夜交替及恶劣气候的影响的优势,特别适合博物馆等高安全级别区域的入侵防范。其原理是物体因表面热度不同,会辐射出强弱不等的红外线,而人体的热度一般要高于周边物体,因此,红外探测可用于探测进入场馆的人体。当人体进入博物馆的探测区域,热辐射产生变化,红外传感器接收后经放大、处理,会发出报警信号。为减少受暖气、空调等电器影响产生的误报,红外探测设备中往往会添加微波探测器。当二者同时发出报警信号时,探头才会有报警输出,以降低误报的可能性。

△犯罪嫌疑人无法发现隐蔽的红外热像仪,红外热成像一秒定位

阻挡延迟:玻璃展柜——刀枪不入

当前,最新型的“抗弯低反”玻璃因其能为文物提供展示和安防双重保障功能,在博物馆遍地开花,不仅应用于一级馆,还开始应用于众多不同类型博物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超大抗弯低反玻璃应运而生,为博物馆展品构筑了刀枪不入的防卫之柜。

超大抗弯低反玻璃主要适用于三类博物馆场景:一是超大文物独立中心柜,如湖北省博曾侯乙编钟的超大展柜;二是绝大多数沿墙柜,如故宫博物院瓷器文物展柜;三是长幅书画作品等较长尺寸的平面柜,如苏州博物馆书画文物展柜。

△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超大展柜

△ 故宫博物院瓷器文物展柜

△ 苏州博物馆书画文物展柜

超大抗弯低反玻璃展示效果极佳,那么安全防护效果如何?

首先,抗弯夹层玻璃,选用离子型树脂做中间层,其硬度比普通中间层胶片硬度高100倍。经特殊工艺处理和夹层技术制作而成的高强度夹层玻璃,其承载力是普通夹层玻璃的2-3倍,具有极强的防切、防砸、防盗功能。其次,通过摆锤冲击实验来看,即使受到严重外力冲击而致玻璃破裂,由于抗弯胶片具有一定钢度,依然能够保持整体性,而非碎成一片一片,不会危害到文物的安全。

△摆锤冲击实验:钢化玻璃 VS 抗弯玻璃

因此,从博物馆展柜玻璃的安全性和展示性需求来看,超大抗弯低反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时监控:智能视频——无处遁形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如今视频监控技术已完成了三代转换,实现视频监控从“看得清”到“看的懂”的跨越式提升。如采用三维全景数字智能视频融合系统,在有效关联融合海量监控视频资源,提供全景立体可视化监控的同时,还可快速精准地捕获现场细节,有效解决一些在单镜头视频分析中所不能或不易解决的问题。通过智能视频技术与传统的安防系统相结合,可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文物监控和危险报警,让盗贼无处遁形。

当前,故宫采用的三维智能监控预警指挥平台,是由中外合作开发,以故宫三维实景为基础,集成故宫高清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门禁控制系统,并将现场安保人员管理和实时定位系统纳入其中。它是一套集三维场景、视频监控、数据分析、导航定位、智能预警、预案仿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三维智能监控和预警指挥系统软件平台。该平台综合了智能视频分析技术(Video Analytics)的图像处理、物体跟踪、模式识别、软件工程、数字信号处理(DSP)等多学科研究成果,通过3D建模、移动侦测、模型理论、机器学习等计算机视频和视觉手段,有效解决了困扰视频安防行业发展的被动监控、定义复杂、漏报误报、分析困难等众多技术难题,将视频安全领域的应用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

该平台在故宫安防项目中,第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围绕故宫端门至午门地区,实现三维模型、景物融合、3D视域、高清监控、智能识别、事件报警人员定位、目标跟踪、路径展示、预案提示、快速检索等功能,对加强故宫安保管理,快速处理可疑事件将起到积极作用。

△故宫三维智能监控预警指挥平台的功能特点

出入控制:卫星定位——插翅难逃

小型卫星定位跟踪仪是一种利用GPS等卫星定位技术,对文物进行实时跟踪和防盗的设备,目前,最先进的博物馆卫星定位防盗设备通常采用GPS、北斗等卫星定位技术,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智能化、远程监控等特点,可有效提高博物馆的防盗能力和安全水平,实现文物的实时跟踪、监控和防盗报警。

当前,北斗定位芯片是定位技术的巅峰之作,作为一种搭载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微型芯片,可接收卫星信号并利用内置算法和数据处理技术算出自身位置、速度等信息,为用户提供高精确度、快速定位的服务。如今,已在其他领域广泛应用,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北斗定位芯片将在博物馆领域展现其巨大潜力和价值,通过将芯片集成到展品或藏品中,利用卫星信号进行实时定位和追踪,让盗贼插翅难逃。

△最先进的博物馆卫星定位防盗设备技术集合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的深入实践,实体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如综合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拍、摄影测量等数字技术,通过采集文物全方位、多角度数据,建立全面的文物数字资源管理与展示服务平台,实现文物的不可移动,使得窃贼无处下手,对实体文物增添安全保障。

未来,博物馆将以数字化保护手段为核心,建立“全流程+高便捷+体系化”智慧文物保护网,促进数字文保安防应用走向纵深发展。

不过,在专业人士看来,“安防人员一边利用最新科技制造安防设施,犯罪人员在另一边利用最新科技去破解安防设施。”“长城如无人把守,一样会被攻破。”相比技术、设备的升级,人才是博物馆文物平安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值得进一步深思的问题。

结论

博物馆不仅为当前的社会服务,也保存着前人的记忆,还担负着将其传承后世的责任。如果发生事故,损失将不可估量。各个博物馆应尽其所能地采用高科技手段为博物馆构筑最坚固的防护系统,减少文物流失和损坏,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构建有力的保障,拉起民族文化的安全防线。



江西星火网防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案例
【萍乡安防监控安装咨询热线:15607994110 强弱电施工、信息光纤光缆熔接等服务,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