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监控的落寞时代之宇视篇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4-10-22 信息来源:星火网防科技
按理来说,第二篇应该是大华股份,但笔者在安防十余年的经历中,并未看到太多关于大华的槽点,关于大华的内容,笔者看到的更多是杀伐果断,上海某安防验收专家在一次聊天中

按理来说,第二篇应该是大华股份,但笔者在安防十余年的经历中,并未看到太多关于大华的槽点,关于大华的内容,笔者看到的更多是杀伐果断,上海某安防验收专家在一次聊天中说起,他应媒体邀约参加大华股份解决方案讲解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结果该项目经理连续数个问题无法回答,现场被辞退。由此可见大华股份的行事作风,不亏为安防市场NO.2的存在。

而自称安防NO.3的宇视,则颇有意思——宇视作为国内安防三哥,体量与大华天差地别,但声势却是最为浩大,即使是海康威视曾经的品牌经理,也在离职后说起:“论品牌宣传,宇视吊打海康大华。”

宇视又是如何全面崛起,并在安防产业中杀出重围?


“父与子”还是“另起炉灶”?


提到宇视就不得不说华为——华为在美国因为侵权问题,于是跟3COM合作,避免了被起诉,为了答谢3COM,于是华为与3COM成立了“华三”,为了表示自己的态度,华三被安排在3COM的名下,而此时的宇视仅仅是华三旗下的事业部。

2010年4月,惠普正式收购华三,这一举动让贝恩资本和华为颇为不爽——原本华为是准备在贝恩资本的帮助下把3COM迎娶回国内,但被美国拒绝;同时还被惠普“强夺”3COM和华三。为了争口气,贝恩资本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把华三四大业务线之一的“通信存储及多媒体事业部”购买,正式成立了宇视。

也正式这一层关系,让宇视在之后的品牌宣传中,“狼性基因”、“华为”等词汇成为它的关键词。而颇为意外的是,作为具有华为基因的宇视,却并未有过多与华为合作的消息,此后华为更是成立了华为安防部门,与宇视正面对线。


外资企业国产化


随着安防市场的发展,为了确保信息安全,外资企业在国内的发展逐渐走向下坡路。而宇视作为贝恩资本旗下的企业,他们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为此他们开始新的策略——参加知名媒体颁奖,特别是带有“民族”、“国产”等字眼的奖项,从而使业内人士不断刷新认知,误认为宇视是国产品牌。

图片

而安防媒体在了解到宇视的策略后,随后数年也纷纷抛出橄榄枝——宇视,我们商务合作吧,你给钱,我给奖。对于这一问题,某安防自媒体大咖曾在自媒体号中吐槽该问题,最终被颁奖媒体吐槽: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上市终止:市值被低估?


2015年对于宇视高层来说是一个难忘的一年——本应该顺利在香港上市的宇视,最终选择了放弃,而放弃的原因则是估值与预期不符。

用宇视后期采访时说的话是,海外资本不理解国内安防的发展需求和趋势,无法得出正确的企业价值评估,所以选择了放弃。

但笔者在随后的安防企业拜访中,不少企业高层对此表示,资本并不会说不了解国内行情,毕竟资本会充分考虑企业所在地的各类影响。他们表示,在2015年这个时间点来看,安防行业还未正式进入AI时代,“人工智能”与安防的结合甚至一度被称为“骗局”,此时的安防已经进入到价格战时代,红海环境下,没有哪家企业还能被资本高估。


只做硬件,不碰工程


宇视还曾做过一件轰动安防产业的事件——在厦门的一次渠道商大会上,宇视高调宣传在未来坚定做安防集视频监控、物联网的设备供应商,永远不进入工程及集成领域。对于宇视来说,把设备商的角色做好,已经可以做好几十年。

图片

但部分工程商表示:“宇视是不可能放弃工程,对于安防企业来说,全面采用自己的设备可以与客户实现深度捆绑,从而让企业营收得以快速提升。”同时,部分媒体也曾发布过宇视的相关案例作为宣传。

对此,笔者曾联系宇视相关宣传人员,该人员表示,宇视的案例是在客户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展示,并且宇视仅仅是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协助,并未直接参与项目。


对赌,“借壳”上市!


未在香港上市的宇视,在2016年年底传出了小道消息:宇视即将被收购。对此诸多媒体纷纷对接宇视相关人员,从而希望获取一手消息,但宇视方面表示:此为谣传,宇视并未有相关行为。

但不久就传出千方科技通过其参股公司‌杭州交智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12月2日与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的原股东‌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以现金5.355亿美元收购其持有宇视科技的100%股权,并于2017年3月30日完成交割。

然而据千方科技2020 年第一季度报显示,本次并购,更偏向于对赌——宇视一旦输了,那么就面临巨额补偿。

图片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千方科技2017年及2018年财报中,并未透露任何交智科技(宇视科技母公司)任何财务内容,而其营业额及利润均由宇视自行公布。而到了2020上半年,千方科技公布宇视母公司交智科技实现营收19.8亿元,净利润为1.9亿元;但在2020年全年财报中,并未找到关于此次宇视科技(财报中为“交智科技”)的财务数据,而宇视方面对外宣传2020年营收为48.68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8.8亿元。


与阿里“生孩子”


2019年10月,阿里云研究员吴翰清在宇视举办的“宇视AIoT联合解決方案发布会”上说到:“宇视在阿里云的伙伴中走在最前面、发展最好,向世界宣布我们生了个孩子,一起养大。”

对于本次发布会,可以说阿里已经成为宇视的股东——阿里控股千方,而千方则收购了宇视。但在阿里的布局中,宇视似乎处于边缘——阿里的城市大脑已经在诸多地区和城市落地,缺乏的并不是终端产品,更多的是模式的落地应用。而宇视作为硬件提供商,其更擅长于产品设计及应用。

对此,诸多企业及媒体认为,宇视与阿里的合作,更趋于造势,宇视未来的日子注定难过,一旦阿里找到了更适合的硬件提供商,那么宇视的地位岌岌可危。

但经过5年的发展,阿里与宇视的关系却逐渐密切,宇视也开始围绕着阿里建立诸多智能终端设备,同时也通过阿里云拓展到智慧办公领域——在2023年深圳安博会上,宇视设置了智慧办公专区,并推出了一系列办公用品。但据相关媒体了解到,目前宇视推出的办公设备处于发展初期,还在利用价格优势抢占市场——该媒体人员说:“宇视目前并不依靠该类产品挣钱。”

除此之外,宇视还在逐步摸索智慧养老等赛道,可以说此时的宇视,已经成为阿里布局市场必不可少的硬件提供商之一。

图片

而对于会否被其他硬件提供商替代,宇视相关人员曾私下调侃:“我们本来就是做硬件为主,离开了阿里我们依然可以啃安防这个老本。”但就目前来说,宇视继续“啃安防”的老本似乎并不顺利——在“2023全球安防50强”名单中,宇视从2022年的第六降到第九,国内排行则从第三降到第四。

图片

此外,在2021年7月,Omdia(原IHS)发布了“2020年全球智能视频监控及基础设施市场厂商份额”。数据显示,海康、大华、安讯士、华为分别为全球市场前四甲,而在以往的数据中,宇视从未进入“其他”一栏。

该报告的发布,在产业内引发起新一轮争议——华为的数据是否真实?宇视为何排除在外?

对于此事,某安防自媒体曾发布相关内容,调侃Omdia调研内容模糊,把华为通信相关数据列入到这一行业中,毕竟安防的发展也离不开通信设备。而最为有趣的是,华为曾在2023年提出希望参与到“全球安防50强”,但最终选择不参与——据“全球安防50强”主办方透漏说,华为拒绝提供2023年其在安防产业的营收数据。但实际情况,目前尚不得知。


骚扰女下属,调离岗位


从整体来说,宇视的发展基本围绕着市场,即使出现问题,也都是为了追逐市场。但在2021年11月,宇视在脉脉上“暴雷”!某用户在该平台上逐一公布了宇视内部的各类信息,从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其中最大的“瓜”当属某部门领导“骚扰”女下属。

为了确保该事件的真实性,笔者还通过其他渠道联系到其中一名被“骚扰”过的女士,其表示该领导曾从语言方面进行骚扰,该女士最终选择离职(为保护个人隐私,不放实际对话内容)。而该领导最终处理结果则是调离原有岗位,去其他岗位任职。

笔者就此事与宇视科技内部人员讨论时,该员工瞬间很认真的说:“该领导性格较为开朗,可能在肢体或语言上比较随意,所以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写在最后


总体而言,宇视在十余年的发展一直追求的就是利益,不管是抱华为大腿,还是签订对赌协议,或者是“嫁”给阿里,宇视在不断造声浪的同时,为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从而让自己在诸多强者的行业里继续活着。

正如某主编所说:“虽然宇视的营收只是海康、大华的零头,但在这几年,它的营收上去了、大楼盖起来了,这一点就证明它在努力的活着,虽然它们不再那么活跃。”



江西星火网防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案例
【萍乡安防监控安装咨询热线:15607994110 强弱电施工、信息光纤光缆熔接等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AI智能客服 ×